功用目的

民國六十九年,臺北市政府從消除地區髒亂的角度出發,將寶藏巖地區劃定為公園用地,希望藉由公園的開闢一舉清除觀音山上的違建,從此居民也面臨家園隨時會被拆除的不確定命運。

三年前一群由台大城鄉所學生組成的「寶藏巖工作團隊」,在寶藏巖展開長期的社區工作,並且持續遊說行政部門,希望將寶藏巖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歷史聚落」。最後這樣的想法終於獲得市府文化局的支持,將寶藏巖劃定為保存區。

「寶藏巖聚落」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7/寶藏巖聚落)

在台灣,藝術家進入一個老舊聚落,與當地的居民共同生活,再以創作的方式傳遞對當地人事物的感受,這對於台灣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一個嶄新的挑戰。

寶藏巖成為台灣第一個被指定為歷史聚落進行保存的違建社區。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規劃下,未來寶藏巖將是結合住戶、藝術村與青年旅館的「共生聚落」。

(圖8/傍晚的寶藏巖建築物景色)

「寶藏巖聚落」名稱源自鄰近的廟宇「寶藏巖」,又稱為觀音巖仔。「巖仔」本義是山洞,引申為山邊廟宇。寶藏巖正是主祀觀音菩薩的山邊佛寺,為當地的泉州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17世紀末,清朝正式統治台灣,閩南人移民逐漸至臺,登陸地點雖以台南、鹿港、艋舺為主,但現今台北公館仍有少數沿著新店溪上溯者。靠虎空山小山坡而建的寶藏巖正是當時移民之一的郭治亨及其子女所建。

(圖9/寶藏巖早期的樣子)